1245个字 阅读时长:3分钟
中产先生 |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
变了人间。
周五,香港四大才子的最后一位——蔡澜——也去世了,引得大家一顿怀念。
但是周末有点味道变了,越来越多的人骂他,认为他才气不足,或者道德有缺,甚至纷纷开始直呼他为老登。
老登是个中国互联网创造的词:
大意是指那些不被年轻人待见的老年人。
蔡澜自认为比年轻人更年轻,如今反而被年轻人唾弃:
是他老了,还是年轻人老了。
我对香港的八九十年代的事情不太知道,所谓的四大才子也不很了解,跟大多数人一样,我对蔡澜的了解,仅限于他后期呈现出来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:
自在,随性,会吃,会玩。
谁会讨厌一个活生生的会吃会玩的人呢?
想不出来。
我自己想了一个原因,不一定对,那就是:
技术异化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假人。
什么是技术异化?
就是现在社交媒体所谓的:
用户画像以及算法推荐。
为了更高的传播和转化效率,把每个用户都打上了标签,描绘了画像,然后用算法推送相应的信息。
久而久之:
这些画像成了人们的脸谱和面具。
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不再呈现真实的一面,而是各有各的面具:
有的人是愤世嫉俗的,有的人是标榜道德的,有的人是打拳的,有的是反打拳的…
这些戴着脸谱的人,在面对多面向的复杂的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的时候,就失去了理解的能力。
他们不明白,或者是不想明白:
人们为什么纪念一个名不副实的人,为什么喜欢一个流氓 色坯 ,甚至为什么赞美一个钱多的花不完的人…
他们在网上骂来骂去,最后都成了被推荐的流量。
看起来像是一场阳谋:
造神是一波流量,毁神也是一波流量。
特别是这种已经去世,还无儿无女的人,都没有后人找麻烦。
我以前说过:
在用户下沉和流量变现的激励下,社交媒体正在成为一个黑暗丛林,每一个主动或者被动发射坐标的人,一旦被流量追逐,没有谁可以全身而退。
今天,还要再加一个:
名人去世,也相当于发射坐标了。
因为我发现,现在的年轻人,好像也不在乎所谓人死为大这种老派的想法了。
呜呼哀哉,做个(真)人吧。
就这样。
10个朋友读过 趋势
500个点赞 局势
阅读10万+ 深度
益升网配资,九狐大通配资,惠州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